手机输入法分为两个派别:九宫格和全键盘。对此问题的看法有分歧,不亚于“咸甜豆腐脑”之争。
九宫格用户无法理解全键盘怎么能准确按出想要的字母,而全键盘党则认为用九宫格是老年人的做法。输入法的使用习惯,充满了时代的印记,也与用户年龄有关。90后应该还记得用诺基亚手机盲打发信息的畅快,我们对九宫格最初的记忆也大多停留在学生时代。
(资料图)
在2005年前,广大用户使用的手机大多是外置物理键盘的功能机。早期的手机被看作便携的电话,所以数字键上的字母布局局限在了老式的固话按键。在西方世界,固定电话的数字键盘上本身就有字母,称为E.161键盘。最初添加字母是为了方便用户拨打带字母的电话号码,因为以前的电话格式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。此外,在数字键上加上字母也更方便记忆。如果电话号码为4263-7663-269,我们只需要记忆为HANDSOME BOY即可。最早期的E.161键盘甚至没有添加字母Q和Z。直到1988年,这9个键才被26个字母填满。
当电话这种舶来品引进中国时,数字键上的字母也一同引进了。所以固话上的“九宫格”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“九宫格”。后来,诺基亚称霸的时代,移动手机基本上也沿用了外置的物理键盘。这也把输入法框在了这九个格子上。当时,大众对短信功能的效率要求不高,有事直接打电话。短信只在遇到不方便的情况下使用,比如上课偷偷给心仪的女生发短信,或者开口不好意思要生活费。
早期的塞班机系统允许用户安装第三方输入法,但很多软件仍然基于9键输入法进行改良。许多用户并不注重手机输入法,仍在使用手机内置的输入法。90后一代成长于这些手机,对宫格输入法的布局已经烂熟于心,闭着眼都能将物理键盘按出火花。即便后来智能手机风靡,这批老的手机用户还是更习惯于九宫格。当习惯成自然,90后也懒得改变,被称作“老年人”也不足为奇。
全键盘式的物理布局最初印象源于商务范十足的黑莓手机。虽然黑莓与当年的“机王”诺基亚同为同时代产物,但它在中国始终未能打下群众基础,只在小部分用户中流行并逐渐衰落。真正让全键盘式的手机输入法走向大众的是人手一台的苹果手机。苹果发布的第一代智能手机,即iPhone2G,内置的虚拟键盘采用了全键盘式的虚拟输入法。
在往后的7年里,苹果系统一直支持全键盘输入法,不越狱都无法使用其他的手机输入法。直到2013年iOS7系统上线后,苹果手机才能自由切换九宫格和全键盘。在iPhone成为流行的这些年里,它也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竞相模仿的对象,这也培养出更多习惯全键盘的用户。在00后的年轻一代中,由于没有接触过早期的手机,更容易选择全键盘输入法。此外,他们一接触电子产品就是电脑加手机,学习两种键盘布局也没必要。因此,“用9宫格都是老人家”、“用26键的都傻得可爱”的对立就这样形成了。
理论上,26键输入法的速度要快于9键输入法。但九宫格布局的3到4个字母一个键位,仍然会使得重码率更高,选词时会带来一定的麻烦。此外,如果是中英文混打或打纯英文,9键输入更加困难。例如,要用九宫格打出abc这三个字母,需要单击“键2”获得字母a,稍作停顿再双击“键2”获得字母b,再稍作停顿三击“键2”获得字母c。而全键盘只需要敲三下就能完成输入。然而,九宫格也有全键盘无法比拟的优势,即更大的按键面积,可以防止误触,并且在点击精度上可能会有优势,在实操中更不容易出错。
实验表明,在输入文本含英文和数字时,全键盘的用时明显比九宫格要短。但在输入纯中文时,九宫格和全键盘的平均用时相差不大。因此,在速度方面全键盘略胜于九宫格。然而,选择输入法不仅要考虑速度,准确率也很重要。用惯全键盘的用户更容易出错,因为按键面积太小,容易按错键导致各种尴尬情形。总的来说,在多种文本信息混合的情况下,全键盘更有优势。但在纯中文输入的情况下,九宫格是更好的选择。因此,在选择输入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,不应偏袒某一种输入法。
九宫格输入法在干扰较大的情况下表现更好,适合单手操作和盲打。此外,各种键数的输入法都出现了,如11键、14键和17键等布局,以适当压缩键位来克服九宫格的高重码率和全键盘的错字率。在智能手机时代,许多人使用多种输入法,而习惯是提高打字效率的关键因素。因此,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输入法,而不必争论哪种输入法更好。
九宫格和26键的争论与五笔和拼音输入法的争论非常相似,与用户的年龄有关。键盘的发明源于打字机,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。QWERTY键盘最初的设计是为了降低打字速度,由于QWERTY布局最早出现,其他键盘布局即使更科学也无法占据市场,因此QWERTY成为了主流键盘布局。
计算机和键盘都是西方世界的产物,其键盘自然按照西方人的思维设计,26个字母就能拼出所有单词。但如何给电脑输入成千上万的汉字,则成了难题。对于年轻一代来说,拼音输入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因为它不需要特殊的记忆,学习成本低,并且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。早期的计算机输入法以“形码”为主流,因为“音码”的缺点也很明显,那就是重码率极高。汉字的读音只有400多种,但却要对应数以万计的汉字。在没有联想和词频预设等功能的早期计算机上,必然会出现“输入容易找字难”的困境。
在“万码奔腾”的时期,基于字形的编码输入法才是主力,其中最著名的是五笔字型输入法。根据周有光先生的统计,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4年期间,输入法属于编码输入法,而拼音转汉字的方法仅占2%。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发现五笔输入法的缺点也非常明显。首先,思维是以语音的方式进行的,你在想东西时脑海中本来就会有一个声音。如果用五笔输入法输入汉字字形,很容易在打字过程中出现思维的中断。但最致命的是,用五笔打字需要记住键盘的字根图,这样的学习成本太高,已经让绝大部分人望而却步。这也导致后来智能拼音输入法一出现就迅速取代了五笔的地位。
当然,未来的计算机输入法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变革。拼音输入法可能只是当前的最优解,未来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测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