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近日,房山区蒲洼乡芦子水村30年树龄的杏花迎来盛放期。 本报记者 安旭东摄
最美人间四月天!记者日前驱车前往北京“西极”——海拔1000米左右的房山区蒲洼乡,沿着蜿蜒的108国道,抵达123公里里程碑所在的山巅,眼前呈现的是漫山遍野、总面积上万亩的杏花海,山路、村舍点缀其间,随手一拍就是美图。
这片美丽的杏花海属于芦子水村,每年3月底到4月中,都是盛放期。它们不仅给山村带来了春的气息,也孕育着这座毗邻河北省的深山村“借绿生金”的新希望。
这片林子是30年前村党支部带着村民们种下的。“当时的想法很简单,希望结果子卖钱,要是能吸引来城里游客采摘就更好了。”芦子水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颖说,可是长久以来,因为村子位置偏、游客少、配套不足,旅游业一直没有突破发展瓶颈。
“这几年,在乡里的支持下,我们村两委去过不少地方学习发展旅游的好经验,近一点的十渡就不说了,前一阵儿还去了陕西,再过不久还打算上趟南方呢。”李颖带记者走进林间蜂场,270群中华蜂正在采蜜,“这是去年新引进的产业项目,当年就收获4300斤蜂蜜。”他说,村里已经明确了发展方向,就是要“以花为媒”吸引京冀两地游客。
蒲洼乡正在给芦子水村万亩杏花林量身定制“山花经济”旅游发展规划。计划在杏花林下开辟步道,让游客能走进花海之中,村里还收集上来150套闲置农家院,计划逐步打造高品质民宿,让游客住得好。万亩杏花林每年的花期也就半个月,剩下的时间,游客来了玩什么?李颖说,村里还在山间视野绝佳处开辟出了80亩地,计划建设帐篷营地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也要进一步提质增效,把豆腐、杏干、蜂蜜都做成品牌。
在房山,瞄准“山花经济”的深山村可不止芦子水。当记者在霞云岭乡银水村的170亩桃树林里见到党支部书记陈宏金时,他正在筹办即将于几天后启幕的银水村首届桃花旅游节。
这片林子曾经是银水村的低收入帮扶项目。靠着大桃,银水村成功“摘帽”。自打这片桃林在2019年种下,每逢桃花盛开,就有游客慕名前来拍照,“城里人问村民,进这桃林是不是得买门票。”陈宏金说,村干部们一琢磨,思路打开了“咱不如办个桃花节,扩大银水的知名度。”
这几年,村里一直在为筹备桃花旅游节做准备。整治村容村貌、修建停车场、建设4000多米的山间步道……今年开春,又在桃花林前开建汽车露营地。按照测算,这次旅游节预计能接待2000多名游客。村里还计划与社会资本合作,快速提升旅游接待能力。
可以想见的是,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指导下,京郊大山深处,一定还有很多类似芦子水、银水这样的村庄,正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“以花为媒”激活“山花经济”,将传统单一的赏花观光游延伸至融合美食、体验、民宿、露营等多业态,让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。
标签: